感悟中医:中医是用智慧看病
作者/王昆文
来源/中医书友会
导读:王老师说说他感悟的中医,说的我们好感动。他说“中医用智慧看病”“做有文化的中医”“中医不能西医化”“天不绝中医”……对于中医,您有怎样的感悟呢?
什么是中医?
“中”与“和”是天下的根本,把它贯彻到医学和人们的生活中去,这就是中医。中医离不开人们的生活,正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因此,中医就是天下最根本、最符合自然之道的医学。
我对中医下的定义是:中医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医学上的反映,就是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以阴阳自和为基础,重视并强调人的整体性、非实体性、自我感觉及七情,以直觉思维、司外揣内的四诊方法做出判断,并以调理、治本与自和为治病原则,以防患于未然且执简驭繁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的本质就是“法自然”的“道”,以及研究人怎样“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是没有止境的,无限的,因而这个“道”就显得无限的大和遥远。中医学的生命力盖在于此。
弄清中医学的本质,就是要批驳某些人所宣扬的所谓“中西医学在科学本质上的趋同性”。如果中医的本质“被科学”了,中医也就完蛋了,或者消亡了。
今天中医学即使被摆上了现代科学的手术台,任人摆布,但这个手术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突出中医特色,不是“要与现代科学对立”,而是要走一条不受现代科学制约与改造的路。
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就是以“中”为主位、君位、准绳和圭皋的文化,就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的文化。“中”就是“一”,就是“道”,因此它(中医)归根到底是效法自然的。中医学的性质、面貌和发展,不是由“科学”决定的,它也决定不了。再先进、发达的科学,在充满无穷威力和奥秘的大自然面前,都显得渺小。试看钱塘江的大潮浩浩荡荡,如万马奔腾,是何等壮观!
自然是伟大的老师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中医在向大自然的学习中变得聪明睿智。所以我说,自然是中医伟大的教师。是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神奇绚丽、多姿多彩,启迪了,蕴育了,教导了中医,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医。
科学与中医
在医学这门领域,应当是现代科学向中医“问道",而不是中医“问道”于现代科学。“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在研讨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及其深层次规律的这一范畴中,中医无疑是居于“绝岭”,而科学不过是要小于它的“众山”。我们不能把主宰健康的权力交给科学,也不能把中医和人异化为科学改造的对象。
最好的医学不是什么科学的医学,而是自然的医学,即“道法自然”的医学。对此我深信不疑。
中医学的特色
我认为中医学的特色应当是:顺天应时,阴阳自和,以自然为师,重视人的非实体性及养生,强调或重视人的自我感知与自我调和,重视七情致病,执简驭繁。再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的特色只有六个字,即:致中和,法自然。
中医与“玄”——我们大可不必谈“玄”色变。“玄”的本意是深奥难解的意思,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尤其是牵涉到人的生命活动问题)本来就如此,不是都一目了然,也不是都能说得或解释得一清二楚。中医正因为“玄”,才充满了神奇奥妙,才值得人们推崇学习,才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中医。《内经》理论之美,也正在于此。
《内经》的思想美——《内经》是传经布道之书。这个“道"就是养生却疾之道,这个思想就是所谓“法自然,致中和”的思想,这是中医学的本质与灵魂,也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生命力所在。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整体观与动态平衡;致中和;道法自然;心为君主,重视七情;治人与治未病;执简驭繁;化不可代,阴阳自和。
所谓“玄生神”
“玄”就是阴阳不测的意思。阴阳的变化是无穷无尽、千姿百态的,难以意料,有时就像划破长空的闪电雷鸣,让人惊叹它的奇异。自然界和宇宙是玄远幽深的,在这玄远中就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阴阳变化及其奥秘,这就是所谓“神”。因此我们不必回避中医的玄秘性,因为大千世界本来就如此。
所谓“神转不回”
“神”就是自然界以不可抗拒的规律循环旋转,如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如木、火、土、金、水五气循环,不衍其序。若四时颠倒,五行倒置,则称为“回”,回则不能旋转,从而失去生机。
我看中医药文化——所谓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医药学发展到较高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以文字记载为主的、反映中医药发展历史方方面面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医学是形而上者,它必须以“文”为载体,而“道”则是主宰。罗浮道人曰:“文而无道,焉以宰之?”一个高素质的中医,必然具有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治病需要灵感
所谓灵感,就是医生智慧的火花在对疾病诊治的过程中所随机触发的突发式的闪现。由于这一触发,往往会使医生看清疾病的本质和症结。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其灵感的有无十分重要,有灵感与缺乏灵感,其治病效果大不一样。
中医是用智慧看病
中医是用智慧看病——当然,这是中医看病的最高境界。由于各人的智力有高低,因而看病的效果也有差异。所以有人说:“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
医学需要“象思维”
对人的非解剖结构和无形的功能态(即如中医学所谓的“证”及病机等)的认识、把握与探索,在医学上属于更高级别的层次,这就需要“象思维”。它包括直觉、顿悟、意会、揣度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依靠病人身体上所发现的形迹。
中医重视感觉
中医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它十分看重并利用了人的感觉——这个由造化自然加工了亿万年的、不能被现代任何精密仪器所具有或代替的东西。因此,感觉远比指标重要,而且更可靠。中医就是凭借病人和自己的感觉来诊治疾病。
“医者意也”并不错
灵感就是对疾病病机的捕捉,虽然它是一闪现的东西,但却需要长期的积累,也很难传授。所以说,“医者,意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闻诊主要是听主诉
闻诊主要是指听取病人的主诉,而不仅仅是听声音和闻气味。如果那样,就把闻诊的重要性和诊断意义大大地降低了。
好一个“化”字了得
每一个人体内都内藏化解疾病、保持健康的神机;每一种疾病都能通过自我调节而痊愈。医生的任务只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促进其调理,促进其转化,使“失和”的生命过程转向和谐。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出发点,所谓“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做有文化的中医
当今的中国,不缺乏所谓“科学的中医”(即以科学为时尚,为真理,为标准),但缺乏有文化的中医。这里的“文化”,是指中医药文化或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医的根,也是中医的外展形象。所谓“有文化的中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有医德,有医术,会宣讲,能著述,会传承,有贡献,是明医。
中医决不越俎代疱
“中”就是有节度,“和”就是调和而使之和谐。而这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来实现的,中医就是要尽可能的调动和促进这种功能,但它决不越俎代庖。
中医不能西医化
中医不能走西医实体化、技术化(机器化)和科层化(高度细化)的所谓“科学范式”的道路。在一个发源并传承了中医数千年的国度,今天还要把它作为一个需要实现的梦想(中医梦),岂不令人唏嘘!
医乃仁术
人吃五谷生百病,医有良方起沉疴。常将人病如我病,救得他生似我生。
不是中医,胜似中医——我所欣赏和特别推荐的两本书是《问中医几度秋凉》(艾宁著)和《闲情偶拾》(清代李渔著)。它们不是医书,但可以当医书读;二书的作者不是中医,但胜似中医。其对医学的见解,不在许多医生(包括笔者本人)之下。
中医应回归民间
中医中药可以不退出国家医、教、研、防体系,但重点是一定要回归民间。回归民间,是回归其本位,回归自然发展之道。有人说,没有私有化就不会有中国三十多年的大发展;我要说,同样,没有私有化就不会有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如果医疗机构的所有权都落实给个人,那就根本用不着政府出面来操心其经营,也用不着大量的政府财政投入,而医疗的服务质量却反而更好,所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天不绝中医
中医之所以不绝,在于有个“天”。“天”是什么?就是实实在在、牢固地存在于无数患者心中的疗效与信仰,就是人心,就是深入人们骨髓与血脉的东西。人心就是天意,就是力量。人心永存,中医永存。
珍珠 / Zhēn Zhū
MARGARITA
性能特点:
本品质重镇怯,甘寒清解,入心、肝经。既镇心而安神定惊,治惊悸、失眠、癫痫及惊风;又清肝而明目除翳,治目赤翳障;还解毒敛疮、润肤祛斑,治喉痹口疮、溃疡不敛、皮肤色斑。
功效:
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主治病证:
(1)心悸,失眠,癫痫,惊风。
(2)目赤肿痛,翳障胬肉。
(3)喉痹,口疮,溃疡不敛。
(4)皮肤色斑。
性味:
甘咸,寒。
①《开宝本草》: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寒,无毒。
③《纲目》:咸甘,寒,无毒。
归经:
入心、肝经。
①《纲目》:入厥阴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别名:
真珠、蚌珠、真珠子、药珠、珠子、濂珠
来源:
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 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 Cristaria plicata(Leach) 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药材类别:动物类
入药部分:
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
产地和分布:
海产的天然珍珠主产广东、台湾;淡水养殖的珍珠主产黑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等地。
采收加工:
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份为多。淡水养珠以养殖2-3年,秋末后采收。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于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气微,味淡。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每次0.3-1g,多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干撒、点眼或吹喉。
注意事项:
1.《海药本草》:真珠不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
2.《宝庆本草折衷》:娠妇忌服。
3.《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4.《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示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
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附方:
①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痫痓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②治小儿惊啼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③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④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痓,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⑤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⑥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⑦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贯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⑧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⑨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内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者,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⑩治发斑:珠子七个研碎,用新水调匀服之。(《儒门事亲》发斑药)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珍珠的介绍内容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珍珠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故事
宋仁宗时期,广州有一个外国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没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赃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献宫廷。仁宗与后宫嫔妃同观,颗颗珍珠圆大光泽,张贵妃爱不释手。仁宗用国库禁钱购买,赐予贵妃。宫中嫔妃争相去市上购珠,以制首饰,珠价顿时暴涨。一日,皇上带领众妃去御花园观赏牡丹,张妃姗姗来迟,最后到达,将所赐之珠尽皆佩饰,炫耀夺目,光彩照人,令众嫔妃羡妒不已。皇上观之不悦,用衣袖掩面,说,满头白纷纷,没有一点忌讳。张妃羞惭得面红耳赤,于是起身调换饰品,皇上大悦,赐众嫔妃牡丹花以簪发上。自此,宫中不在佩戴珍珠饰品。市上珠价大跌。张妃常患失眠,心悸、虚火之证,众医治之未效,王太医诊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约合0.3克)。积数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时到中年,容颜不改当初,娇嫩如故,皇上宠幸依然,王太医赏赐甚多。宋自南渡后,宫中秘方才渐流传于民间,珍珠保护皮肤的功效遂记载于本草书中。
珍珠 / Zhēn Zhū
MARGARITA
性能特点:
本品质重镇怯,甘寒清解,入心、肝经。既镇心而安神定惊,治惊悸、失眠、癫痫及惊风;又清肝而明目除翳,治目赤翳障;还解毒敛疮、润肤祛斑,治喉痹口疮、溃疡不敛、皮肤色斑。
功效:
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主治病证:
(1)心悸,失眠,癫痫,惊风。
(2)目赤肿痛,翳障胬肉。
(3)喉痹,口疮,溃疡不敛。
(4)皮肤色斑。
性味:
甘咸,寒。
①《开宝本草》: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寒,无毒。
③《纲目》:咸甘,寒,无毒。
归经:
入心、肝经。
①《纲目》:入厥阴肝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别名:
真珠、蚌珠、真珠子、药珠、珠子、濂珠
来源:
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 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 Cristaria plicata(Leach) 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药材类别:动物类
入药部分:
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
产地和分布:
海产的天然珍珠主产广东、台湾;淡水养殖的珍珠主产黑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等地。
采收加工:
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份为多。淡水养珠以养殖2-3年,秋末后采收。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于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气微,味淡。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每次0.3-1g,多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干撒、点眼或吹喉。
注意事项:
1.《海药本草》:真珠不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
2.《宝庆本草折衷》:娠妇忌服。
3.《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4.《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示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
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附方:
①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痫痓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②治小儿惊啼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③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④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痓,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⑤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⑥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⑦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贯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⑧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⑨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内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者,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⑩治发斑:珠子七个研碎,用新水调匀服之。(《儒门事亲》发斑药)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珍珠的介绍内容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珍珠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故事
宋仁宗时期,广州有一个外国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没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赃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献宫廷。仁宗与后宫嫔妃同观,颗颗珍珠圆大光泽,张贵妃爱不释手。仁宗用国库禁钱购买,赐予贵妃。宫中嫔妃争相去市上购珠,以制首饰,珠价顿时暴涨。一日,皇上带领众妃去御花园观赏牡丹,张妃姗姗来迟,最后到达,将所赐之珠尽皆佩饰,炫耀夺目,光彩照人,令众嫔妃羡妒不已。皇上观之不悦,用衣袖掩面,说,满头白纷纷,没有一点忌讳。张妃羞惭得面红耳赤,于是起身调换饰品,皇上大悦,赐众嫔妃牡丹花以簪发上。自此,宫中不在佩戴珍珠饰品。市上珠价大跌。张妃常患失眠,心悸、虚火之证,众医治之未效,王太医诊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约合0.3克)。积数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时到中年,容颜不改当初,娇嫩如故,皇上宠幸依然,王太医赏赐甚多。宋自南渡后,宫中秘方才渐流传于民间,珍珠保护皮肤的功效遂记载于本草书中。
故事
宋仁宗时期,广州有一个外国商人,因病去世,官府没收了一批珍珠,群官分赃不均,上告京城,全部上献宫廷。仁宗与后宫嫔妃同观,颗颗珍珠圆大光泽,张贵妃爱不释手。仁宗用国库禁钱购买,赐予贵妃。宫中嫔妃争相去市上购珠,以制首饰,珠价顿时暴涨。一日,皇上带领众妃去御花园观赏牡丹,张妃姗姗来迟,最后到达,将所赐之珠尽皆佩饰,炫耀夺目,光彩照人,令众嫔妃羡妒不已。皇上观之不悦,用衣袖掩面,说,满头白纷纷,没有一点忌讳。张妃羞惭得面红耳赤,于是起身调换饰品,皇上大悦,赐众嫔妃牡丹花以簪发上。自此,宫中不在佩戴珍珠饰品。市上珠价大跌。张妃常患失眠,心悸、虚火之证,众医治之未效,王太医诊之,再三思考,令每日服珍珠粉一分(约合0.3克)。积数年,不但心悸失眠大愈,而且时到中年,容颜不改当初,娇嫩如故,皇上宠幸依然,王太医赏赐甚多。宋自南渡后,宫中秘方才渐流传于民间,珍珠保护皮肤的功效遂记载于本草书中。
滑动文字样式可以作为隐藏样式的最好替代品。只要标题后多空几行,达到下方内容滑动后才能看到,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